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专家把脉开方 共筑思政育人新格局

暨南方医科大学马院来校开展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交流座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第三轮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肇庆医学院与南方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7月7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平、院长曾楠一行来校开展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我校党委书记邢晓辉出席相关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两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交流座谈

交流座谈:共话思政育人使命

座谈会由庄百鹏副院长主持并致欢迎词,并详细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基本情况。指出,学院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教学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大思政课育人成效不突出等问题,希望借助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经验与资源,加快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马院党支部李小兰书记结合肇庆丰富的红色资源,以深化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实践项目为契机,表示希望双方在教学科研方面加强合作。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分别就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成长、教学改革等议题提出一些困惑问题,南方医科大学马院曾楠院长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并表示未来持续加强合作交流。

专题讲座:分享经验助力提升

在专题讲座环节,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专家分别从教学竞赛、课程建设、科研申报三个维度,为肇庆医学院思政课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详实、实用性强的经验分享会。

✬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吴玲博士,以“从‘六要’浅谈教学竞赛备赛技巧”为题,结合自身参赛经历,系统讲解了思政课教学竞赛的备赛策略。她提出的“六要”原则包括:通知要“懂”、选题要“巧”、内容要“实”、方法要“活”、展示要“美”、心态要“稳”,既有理论高度,又包含具体案例,为教师们备战教学竞赛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

✬《思想道德与法治》省级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吉志鹏主任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效。在核心框架上,通过“三课堂”联动,重构教学内容,形成“基础+拓展+实践”的阶梯式教学体系。在创新举措上,采用闭环式评价机制,结合“学习通”平台数据动态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实现教学反馈的即时性与精准性。在实践成效上,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法治思维与价值认同逐步内化,课程获评省级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并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吉志鹏主任强调,思政课改革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目标。

曾楠院长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题,从选题、论证、学术积累三个层面剖析了项目申报的要点。她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需兼具需要性、科学性与新颖性,避免过于宏大或空泛,建议结合个人前期基础或学科交叉领域挖掘创新点。论证注重逻辑严密,突出问题意识,明确研究价值与可行性。鼓励教师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通过持续产出高质量成果提升竞争力。

会议总结:展望未来合作

庄百鹏副院长作会议总结,对三位专家的专题讲座给予高度赞扬评价,指出本次座谈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通过聚焦教学基本功、核心素养、科学研究及时代命题,显著提升教师队伍对思政教学本质与科研研究方法的认知水平,为肇庆医学院马院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期待未来两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筑思政育人新格局,携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修建超:

三位老师的分享,为青年教师参加思政课教学比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课题申报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受益匪浅。

青年教师程欣:

最大的感触就是,三位老师在各自领域的钻研精神和持续做好一件事耐性,做到这两点,才能收获精进和专业。

石红春博士:

聆听了南方医马院三位教师的思政教学、课程建设、科研经验分享,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汲取智慧,启迪前行。

青年教师李颖:

新时代高校教师,扎根三尺讲台,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一手抓教学改革,一手抓科学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陈树鹏: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倾囊相授,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际,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启发,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信心与决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副主任徐学绥:

三位专家的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科研工作需秉持长期主义,唯有持之以恒的积累与创新,方能厚积薄发。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在深耕与创新中实现专业突破,为青年教师成长和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