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回首耕耘路 蓄力新征程

——马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14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14日,肇庆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区校区2号教学楼2-403室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庄百鹏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全面总结了本学期教学工作,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学期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南方医科大学跟岗学习分享:增进友谊、深受启发

程欣和李颖两位老师分享了赴南方医科大学跟岗学习的体会。程欣表示,南方医科大学的教师专业背景深厚,教学准备充分,课件内容新颖,课堂抬头率高,这些经验提醒马院教师需加强理论功底和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李颖则以“树”与“术”为关键词,强调文化底蕴与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建议年轻教师站稳讲台,有经验的教师则应在学术上主动出击,注重课题申报的长期积累。

教研室工作总结:深耕教学、创新发展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周宏菊从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在教学方面,教研室保质保量完成了《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方面,组织师生前往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教研室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如肇庆市“青年心向党,奋进百千万”党课青年说活动。但也指出,教研室在科研方面仍显薄弱,教师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较少,教学层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副主任徐学绥重点介绍了本学期的特色工作。教研室创新开展“薪火·红色思政大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组织50余名师生赴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教学效果显著。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通过“传帮带”机制,新进教师陈雨薇在肇庆医学院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同时也指出,教研室教师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智慧教学工具运用方面还需加强,下学期将重点推进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副主任陈树鹏重点汇报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本学期教研室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秩序,通过接受校、院级督导听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师资培养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南方医科大学跟岗学习和丰富的教学培训活动。但也指出,教研室在科研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高水平论文和科研项目较少,下学期将重点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积极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教学督导总结:精准把脉、提质增效

马院教学督导组代表何志红教授作了全面细致的督导报告。学院校、院级督导深入课室全面开展教学督导与评价,累计听课次数达88次,对教学过程监控情况做了详实的记录和反馈。何教授指出,多数任课教师课堂组织有序,教学内容充实,能有效运用案例教学。但在教学节奏把控方面,少部分教师未能做到张弛有度。她特别强调三个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部分青年教师对重难点把握不准,存在“满堂灌”现象;二是课堂互动深度不足,讨论环节流于形式;三是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极少教师能熟练使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今后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建立教学案例资源库,开展信息化教学专项培训等。

学期工作总结:成果显著、砥砺前行

庄百鹏副院长围绕本学期七个方面重点工作及工作亮点进行深入全面的学期工作总结,指出,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学院共完成7114.62学时的教学任务,思政课育人成效不断提升;新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赴南方医科大学跟岗学习16人,参加省教育厅相关会议及课程培训15人次,教师理论修养进一步提高;开展红色社会实践研学活动3场,参与师生达70余人次,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组织教师申报省市校级课题,并成功获得省教育厅和市社科联课题立项,教师科研能力水平持续提高;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同时,指出学院发展的短板及不足,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部署安排。

本次会议既全面总结了成绩,又深刻剖析了问题,更明确了发展方向,为下学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新学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总结会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为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积极贡献。